
| 常莎莎 |
院系 |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建筑热能工程系 |
电子邮箱 | changsha1029@163.com |
个人简介:
常莎莎,女,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学历:
1. 2019-09 至 2023-10,沈阳建筑大学,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
2. 2011-09 至 2014-01, 沈阳建筑大学,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
3. 2007-09 至 2011-07,东北林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1. 2025-01至 今,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2. 2023-11 至 2024-12,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3. 2014-05 至 2019-08,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区域低碳发展研究组,科研助理
研究方向:
1.绿色低碳建筑技术
2.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3.零能/零碳建筑设计
4.多能互补耦合供能系统设计与运行
5.建筑碳排放计算和碳市场建设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近零能耗建筑主被动节能耦合作用机理及协同优化基础研究(52408120),在研,主持
(2)辽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严寒地区零碳建筑全过程一体化协同设计理论与优化方法(LJ212410153009),在研,主持
(3)辽宁省科技厅,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项目,近零能耗建筑主被动技术耦合作用机理及协同优化设计(2024-BS-120),在研,主持
(4)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严寒地区村镇建筑多能互补供热系统性能提升技术研究(JYTMS20231575),在研,参与
(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于相变储能的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热系统研究(2022YFE0134000-06),在研,参与
(6)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严寒地区零碳零能建筑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LJKZ0577),在研,参与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净零能耗建筑双源热泵互补供热耦合系统研究(2019YFE0100300),结题,参与
(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净零能耗建筑碳排放与减排潜力分析(2019YFE0100300),结题,参与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矿物碳化过程的碳汇及其对碳失汇贡献(41977290),结题,参与
横向项目:
(1)《沈阳市供热行业低碳供热技术研究》,2014.01–2016.12,负责人
(2)《沈阳市“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2015.01–2015.12,负责人
(3)《沈阳市2010-2014年温室气体清单》,2016.01– 2016.12,负责人
(4)《沈阳市“十三五”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分解及考核方案》,2016.01–2016.12,负责人
(5)《铁岭市“十三五”节能减排专项规划》、《铁岭市“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方案》,2016.01–2016.12,负责人
(6)《2012、2014年辽宁省省级温室气体清单—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2017.01–2018.12,负责人
(7)《2010和2015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温室气体清单》,2017.01–2018.12,负责人
(8)《世界银行中国市场伙伴准备基金赠款项目-辽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关键问题研究》,2017.01–2018.12,参与人
(9)《海口市海洋碳汇试点实施方案》,2017.08–2018.06,负责人
(10)《桓仁满族自治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总体规划》,2015年,参与人
(11)《辽宁省碳减排潜力与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2017年,参与人
(12)《辽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年,参与人
代表性论文:
[1] 常莎莎,冯国会,黄凯良,张磊,刘馨,王茜如. 光伏幕墙辅助双源热泵系统在不同地区的多目标优化配置[J]. 太阳能学报,2024, 45(5): 297-305.
[2] Chang S, FengG, Zhang L, Huang K, Li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photovoltaicthermal curtain wall assisted dual-source heat pump system[J]. Applied ThermalEngineering, 2023, 222: 119845-119865.
[3] 常莎莎,冯国会,崔航,张磊,李奇岩. 建筑行业碳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预测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39(01): 139-146.
[4] 常莎莎,郗凤明,王娇月等. 供热行业碳排放基准线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12(6):554-560.
[5] Lei Zhang, GuohuiFeng, Yang Bi, Kailiang Huang, Shasha Cha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cooling-heating-electricity integrated storage systems in cold regions,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2025, 109: 115131.
[6] Lei Zhang, GuohuiFeng, Ainong Li, Kailiang Huang, Shasha Cha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and analysis of a nearly zero-energy building heating system using amulti-source heat pump in severe cold region[J]. Building Simulation. 2023.
[7] 冯国会,崔航,常莎莎,黄凯良,王茜如. 近零能耗建筑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2, 18(02): 205-214.
[8] 冯国会,张磊,常莎莎,黄凯良,崔航. 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热系统在严寒地区的适宜性分析[J]. 可再生能源, 2022, 40(07): 881-889.
[9] 冯国会,李艾浓,常莎莎,黄凯良. 热泵谷电蓄热供暖系统设计匹配模式的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8(04): 714-722.
[10] 冯国会,张磊,常莎莎,黄凯良,李艾浓. 严寒地区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耦合系统性能研究[J]. 暖通空调, 2021, 51(S1): 202-206.
[11] 冯国会,李艾浓,常莎莎,黄凯良.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系统在近零能耗建筑与常规建筑中的对比分析[J]. 暖通空调, 2021, 51(S1): 211-214.
[12] 冯国会,崔航,黄凯良,常莎莎,张磊. 严寒地区超低能耗建筑负荷特性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7(04): 724-729.
[13] 冯国会,王茜如,黄凯良,常莎莎, 崔航. 近零能耗建筑地面辐射供暖末端设计参数优化[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8(03): 512-519.
[14] 冯国会,王刚,赫娜,李奇岩,常莎莎.基于TRNSYS的太阳能和电磁能联合供暖系统优化研究[J].建筑节能, 2022, 50(11): 72-79.
[15] 马铭婧,郗凤明,王娇月,尹岩,常莎莎. 高炉渣CO2矿化利用技术的生命周期碳排放与成本评价[J].生态学杂志.2020,39(6):2097-2105.
[16] 张文凤,郗凤明,王娇月,尹岩,常莎莎.辽宁省重点钢铁企业碳排放与配额分配分析[J].科技导报.2020,38(11):98-106.
科研奖励:
1. 2025年,严寒地区低碳建筑节能及储供热关键技术与应用,辽宁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9)
参编专著标准:
1. 参编《净零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
2. 参编《净零能耗建筑综合性政策及市场机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3. 参编《谷电多能互补清洁供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21/T 4056-2024),辽宁省地方标准,2024
指导学生:
1. 教授研究生课程《建筑环境传质学》
2. 指导本科生参加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