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建筑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为辽宁省发改委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本中心旨在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和能源发展战略,聚焦3060“双碳”目标,以“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建筑技术”“环境工程”等学科为主体,依托4个省部级实验平台、2个市级研究中心、4个校级研究中心及机构,将紧紧围绕建筑碳中和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重点问题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依靠技术创新,解决技术难题,有效地推进辽宁省碳中和事业的发展。本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有科研人员50人,中心现有建筑面积2876.8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2996.3万元。经过多年建设,本中心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并进行推广应用,如超低/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方法已在二十余栋建筑中得到了应用推广;建筑多能耦合-储能系统理论及技术已在700余万平方米清洁采暖工程中推广,最大储能系统体积达到1300立方米。光伏建筑一体化已在辽宁省进行推广,并得到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副省长姜有为的批示。2023年,本中心在沈阳市域内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荣誉称号。
中心是一个培养高层次人才,完成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服务辽宁省建筑领域碳中和的重要平台,为多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实验、测试提供服务。中心设立了4个核心研究方向:一是低碳建筑主被动节能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发;二是光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发;三是基于相变储能的多能源系统耦合匹配方法及关键技术研发;四是建筑领域碳中和实施路径及建筑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研究。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三维热线风速仪、太阳能集热器日光模拟测试系统、焓差实验台、导热系数测定仪、红外线热像仪、差式热量扫描仪、热舒适度测试仪、环境舱、气相色谱仪、红外光声谱气体监测仪、相变储能水箱系统装置、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检测系统、相变储能的模块化辐射采暖末端装置、气溶胶监测仪、气体检测仪、漏风量测试仪、粒径谱仪、超声波流量计、气溶胶发生器、房间气密性测试系统、激光粒子计数器、模拟呼吸模块等分析测试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