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至4日,第四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在西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赫尔大学联合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旨在构建全球华人合作创新与交流的高层次平台,分享在清洁能源利用、人工环境能效提升及环境品质改善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地华人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大会以“能源创新驱动碳中和发展,健康环境塑造美好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206所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及设计机构的1316位专家学者。我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10余位师生,在冯国会教授的带领下参加了本届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本届会议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柳教授主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教授以及大会共同主席、西南交通大学袁艳平教授分别致辞,并对全体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会议邀请了1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主旨报告,内容涵盖“‘双碳’目标下建筑用能提质增效技术探索”“高密度城市空调建筑电力柔性服务的挑战与应对”“工业建筑环境”“城市人因研究”“建筑光热电调控技术”等前沿议题。我校冯国会教授受邀担任首场主旨报告主持人。
大会共设立62个分会场(包括47场专题研讨、10场口头报告和5场海报展示),与会学者围绕绿色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智慧能源运行、城市气候环境、零碳园区/建筑、蒸发冷却、热舒适研究、人工环境模拟等重要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和热烈的交流讨论,充分展现了华人学者在该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学术积淀。
我校校长助理吕石磊教授受邀担任“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专题”分会场主持人,并作题为《冷热电等效储能柔性评估方法》的学术报告。于水教授在“建筑物理”分会场作了题为《热-湿-力耦合效应下严寒地区BIPV墙体热工性能研究》的报告,黄凯良教授在“储能系统设计及热环境保障技术”分会场分享了《跨季节储热水体模型与技术分析》,刘馨教授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调控”分会场报告了《基于相变储能的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热系统研究》,青年教师李环宇博士在“建筑节能降碳新技术”分会场介绍了《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建筑外墙多参量热工信息识别研究》。博士研究生刘彦廷和孙圣坤分别通过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的形式,分享了团队在风光储能源系统及BIPV墙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本次会议,我校师生不仅深入了解了能源与人工环境领域的前沿动态与顶尖专家的真知灼见,也借助这一高水平国际平台,充分展示了沈阳建筑大学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学术风采,进一步拓展了与海内外华人学者的交流合作网络,为学校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校参会师生合影留念 吕石磊教授担任分会场主持人

于水教授受邀作学术报告 刘馨教授作学术报告

青年教师李环宇博士作学术报告 刘彦廷博士作口头报告